[大事记]物理学大事年表

物理学大事年表

  • 公元前12~前11世纪约

    ·商代已铸成编钟(三个一组)

  • 公元前624~前547年

    ·泰勒斯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和天然磁石吸铁的现象

  • 公元前6世纪

    ·传说毕达哥拉斯提出乐律中的自然律

    ·《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 约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

    ·《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论述了箭的飞行运动与箭各部分结构的关系;记载了振动物体大小、形状同发声频率,声强同传播距离间的关系等

  • 约公元前5世

    ·《周礼·夏官》中记载有漏壶

  • 纪公元前5~前4世纪上半叶

    ·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是由大小不同的不可分和不可变的原子组成的

  • 公元前5~前4世纪

    ·《墨经》中记述了杠杆平衡现象、重心和力的概念;记载了军事上应用的共振式地声仪和双耳定位法;叙述了影的定义和生成,光的直线传播性和针孔成像,并系统地讨论了平面镜、凹球面镜和凸球面镜中的物像关系

  • 公元前4~前3世纪

    ·《庄子》中记载瑟弦的共鸣作声,并归之于“音律同矣”

  • 公元前287~前212年

    ·阿基米德发现了流体的浮力原理和斜面、杠杆、滑轮原理

  •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即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颁发了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 公元前110年

    ·落下闳始创浑天之法,从此在中国开始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关于宇宙结构的“浑盖之争”

  • 公元前1世纪上半叶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阐述了古代原子论,记载了磁石间相吸或相斥作用

  • 公元100年左右

    ·《尚书纬·考灵曜》中载有“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说明当时对运动的相对性已有认识

  • 公元132年

    ·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

  • 公元274年

    ·荀勖首次提出律笛管口校正的一种方法,并以管作正律器

  • 公元1030年左右

    ·伊本·海赛木发表光学著作记述了眼睛构造的知识;视觉与光线的关系;提出曲面镜成像等数学问题

  • 公元1075年

    ·沈括制成新计时器“玉壶浮漏”,直接量度了太阳视行速度变化引起的每日时差

  • 公元1086~1095年

    ·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了一种人工磁化方法,地磁的磁偏角,指南针的四种安置方法(水浮法、指甲法、碗唇法、丝悬法),针孔成像与球面镜成像,用纸人显示声音振动的方法等

  • 公元1300年前后

    ·赵友钦著《革象新书》,记载了大量的针孔成像实验,讨论了小孔、光源、像、物距、像距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照度和离光源距离间的定性关系

  • 公元1584年

    ·朱载堉著《律吕精义》,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

  • 公元1586年

    ·S.斯蒂文发现了力的分解原理

  • 公元1589年

    ·利玛窦来华,后《明史》正式记录了他的学术活动,并介绍了西方的地球中心说

  • 公元1589~1592年

    ·伽利略用物体的斜面运动进行了自由落体加速运动的研究,确认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物体的重量无关;他还用实验结果阐述了物体惯性的概念

  • 公元1590~1609年

    ·Z.詹森和H.李普希发明显微镜

  • 公元1600年

    ·W.吉伯的《论磁性》出版。记载了磁极必然成对出现;地球是个大磁石和地磁现象;许多物质经摩擦后有吸引小物体的性质

  • 公元1608年

    ·H.李普希发明望远镜

  • 公元1609和1619年

    ·J.开普勒先后发表行星运动第一定律(1609)、第二定律(1609)和第三定律(1619)

  • 公元1621年前后

    ·W.斯涅耳发现光的折射定律

  • 公元1632年

    ·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支持了地动学说,首先阐明了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 公元1638年

    ·伽利略的《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出版,讨论了材料抗断裂、媒质对运动的阻力、惯性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抛射体的运动等问题,给出了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定义

  • 公元1643年

    ·E.托里拆利和V.维维亚尼提出气压概念,发明了水银气压计

  • 公元1653年

    ·B.帕斯卡发现静止流体中压力传递的原理(即帕斯卡原理)

  • 公元1658年

    ·P.de费马提出光线在媒质中循最短光程传播的规律(即费马原理)

  • 约公元1660年

    ·F.M.格里马尔迪发现光的衍射

  • 公元1662年

    ·R.玻意耳发现在给定温度下,气体体积与压力关系的经验定律(即玻意耳定律)

  • 公元1676年

    ·O.C.罗默发表他根据木星卫星被木星掩食的观测,推算出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 公元1678年

    ·R.胡克阐述了在弹性极限内、表示力和形变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定律(即胡克定律)

  • 公元1687年

    ·I.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阐述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 公元1690年

    ·C.惠更斯出版《光论》,提出光的波动说,导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并解释了双折射现象

  • 公元17世纪下半期

    ·王夫之以烧柴、煮水和焙烧汞的试验为例,定性地阐述了物质不灭的思想;还阐述了运动不灭的思想和关于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的看法公元

  • 1701年左右

    ·J.索弗尔研究了拍、谐音,并确定绝对频率

  • 公元1714年

    ·D.G.华伦海特改良水银温度计,定出第一个经验温标

  • 公元1717年

    ·J.伯努利提出了虚位移原理

  • 公元1738年

    ·D.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出版,提出了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设想气体的压力是由于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导出了玻意耳定律

  • 公元1742年

    ·A.摄尔西乌斯提出摄氏温标

  • 公元1743年

    ·J.L.R.达朗伯在《动力学论文》中阐述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达朗伯原理

  • 公元1744年

    ·P.-L.M.de莫培督提出了最小作用量原理

  • 公元1745年

    ·E.G.von克莱斯特发明了储存电的方法;次年P.van穆申布鲁克在莱顿又独立发明,后人称之为莱顿瓶

  • 公元1747年

    ·B.富兰克林发表电的单流质理论,提出“正电”和“负电”的概念

  • 公元1755年

    ·L.欧拉建立了无粘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即欧拉方程)

  • 约公元1760年

    ·J.布莱克发明冰量热器,并将温度和热量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 公元1761年

    ·J.布莱克提出潜热概念,奠定了量热学基础

  • 公元1775年

    ·法国科学院宣布不再审理永动机的设计方案

  • 约公元1780年

    ·L.伽伐尼发现生物电现象

  • 公元1784年

    ·R.J.阿维发表晶体是由一些相同的“基石”重复、规则地排列而成的学说

  • 公元1785~1789年

    ·C.A.de库仑用扭秤证明静电和静磁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 公元1788年

    ·J.L.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学》出版

  • 公元1798年

    ·朗福德通过实验指出热质说的错误,说明热只能是运动的一种表现

    ·H.卡文迪什用扭秤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

  • 公元1799年

    ·H.戴维用摩擦冰块,使冰融化的实验,支持了“热是运动”的学说

  • 公元1800年

    ·A.伏打发明伏打电堆

  • 公元1801年

    ·T.杨作杨氏干涉实验,提出光波干涉原理

  • 约公元1802年

    ·W.H.渥拉斯顿发现太阳光谱暗线

  • 公元1808年

    ·┵.-L.马吕斯发现光的偏振现象

  • 公元1811年

    ·A.阿伏伽德罗根据气体化学反应中的倍比容积定律提出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阿伏伽德罗定律

  • 公元1814年

    ·J.von夫琅和费发现了太阳光谱中的大量暗线(夫琅和费线),并测出了它们的波长

  • 公元1815年

    ·A.-J.菲涅耳以杨氏干涉实验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形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衍射问题

  • 公元1818年

    ·P.L.杜隆和A.T.珀替发现固体热容的经典定律(即杜隆-珀替定律)

  • 公元1820年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

    ·A.-M.安培发现二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则相斥

    ·D.F.J.阿喇戈发现通电的螺线管能吸引铁屑

    ·J.-B.毕奥、F.萨伐尔由实验得出长直载流导线对磁极作用力的定律(即毕奥-萨伐尔定律)

  • 公元1821年

    ·J.赫拉帕司提出气体的“原子”以很大的速度在各方向运动,热是由这些“原子”的运动引起的,而温度则正比于其速度等假说

    ·A.-J.菲涅耳发表光的横波理论

  • 约公元1821年

    ·J.von夫琅和费发明光栅

  • 公元1822年

    ·T.J.塞贝克发现温差电现象

    ·C.-L.-M.-H.纳维发表了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

    ·J.B.J.傅里叶的《热的分析理论》出版,详细研究了热在媒质中的传播问题

  • 公元1824年

    ·S.卡诺提出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卡诺循环

  • 公元1826年

    ·G.S.欧姆发表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欧姆定律

  • 公元1827年

    ·R.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涨落运动(即布朗运动)

  • 公元1831年

    ·M.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F.高斯、W.E.韦伯将绝对单位制引入磁学

  • 公元1831~1840年

    ·M.法拉第以及其后的J.J.汤姆孙、J.S.E.汤森德等人相继研究了气体放电现象,标志着等离子体实验研究的开端

  • 公元1833年

    ·M.法拉第证明电(伏打电、摩擦起电)的同一性

  • 公元1833~1834年

    ·M.法拉第发表了关于电解的两条定律

  • 公元1834年

    ·Э.Χ.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B.-P.-E.克拉珀龙导出相变的克拉珀龙方程

    ·W.R.哈密顿提出了正则方程和用变分法表示的哈密顿原理

  • 公元1836年

    ·J.F.丹聂耳制成第一个实用电源,即丹聂耳电池

  • 公元1840年

    ·J.P.焦耳公布实验发现的电流的热效应定律

  • 公元1841年

    ·C.F.高斯阐明了高斯光学的理论

  • 公元1842年

    ·J.C.多普勒发现了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多普勒效应

    ·J.R.迈尔提出热功当量的概念和能量守恒的基本思想,后焦耳用大量实验测定热功当量,并确定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 公元1843年

    ·M.法拉第作冰桶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

  • 公元1845年

    ·M.法拉第发现磁致旋光现象,并发现大多数物质具有抗磁性

    ·J.J.沃特斯顿根据分子运动论假说,导出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提出能量均分定理

    ·G.G.斯托克斯证明并完善了C.-L.-M.-H.纳维所提出的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后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公元1845~1848年

    ·G.R.基尔霍夫建立了稳恒电路的两条定律,为分支电路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 公元1846年

    ·J.G.伽勒根据U.-J.-J.勒威耶用牛顿力学算出的结果发现了海王星,J.C.亚当斯于1845年也作过类似的计算和预言

  • 公元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 公元1849年

    ·A.H.L.斐索用旋转齿轮法首次在实验室中测定了光速

  • 公元1850年

    ·A.布喇菲首先推证出晶体只可能有14种点阵

    ·R.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

    ·J.B.L.傅科用旋转镜片作了测定水与空气中光速这一判定性实验

  • 公元1851年

    ·J.B.L.傅科设计了证实地球自转的装置(即傅科摆)

  • 公元1852年

    ·J.P.焦耳和W.汤姆孙(即开尔文)做气体自由膨胀实验,发现了后以他们的姓氏命名的焦耳-汤姆孙效应

  • 公元1853年

    ·G.H.维德曼和R.夫兰兹发现,在一定温度下,许多金属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的比值都是一个常数(即维德曼-夫兰兹定律)

  • 公元1855年

    ·J.B.L.傅科发现涡电流(即傅科电流)

  • 公元1856年

    ·W.E.韦伯、R.H.A.科尔劳施测定电荷的静电单位和电磁单位之比,发现该值接近于真空中的光速

  • 公元1858年

    ·R.克劳修斯引进气体分子的自由程概念

  • 公元1859年

    ·J.C.麦克斯韦提出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率

    ·G.R.基尔霍夫证明一切物体的辐射本领和吸收本领之比与物体特性无关,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

    ·G.R.基尔霍夫和R.W.E.本生发现了金属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 公元1860年

    ·J.C.麦克斯韦发表气体中输运过程的初级理论

  • 公元1861年

    ·J.C.麦克斯韦引进位移电流概念

  • 公元1863年

    ·H.von亥姆霍兹的《音的生理基础》出版,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人耳的听觉;他利用共鸣器分离并加强声音的谐音,指出了声音音色的特点公元

  • 公元1864年

    ·J.C.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后称麦克斯韦方程组),并推断电磁波的存在,预测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 公元1865年

    ·R.克劳修斯创用“熵”这个词

  • 公元1868年

    ·L.玻耳兹曼推广麦克斯韦的分子速度分布律,建立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能量分布律──玻耳兹曼分布律公元

  • 公元1869年

    ·T.安德鲁斯由实验发现气-液相变的临界现象

  • 公元1872年

    ·L.玻耳兹曼提出输运方程(后称为玻耳兹曼输运方程)、H定理和熵的统计诠释

  • 公元1873年

    ·J.D.范德瓦耳斯提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 公元1876~1878年

    ·J.W.吉布斯提出了化学势的概念、相平衡定律,建立了粒子数可变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 公元1877年

    ·瑞利的《声学原理》出版,为近代声学奠定了基础

  • 公元1879年

    ·J.斯忒藩建立了黑体的面辐射强度与绝对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制成辐射高温计,测得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1884年L.玻耳兹曼从理论上证明了此公式,后称为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 公元1880年

    ·P.居里和J.居里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 公元1883年

    ·O.雷诺提出粘性流体中的重要无量纲数──雷诺数

  • 公元1884~1885年

    ·J.H.坡印廷证明电磁场的能流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表示

  • 公元1885年

    ·J.J.巴耳末发表已发现的氢原子可见光波段中4根谱线的波长公式,推动了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工作

  • 公元1887年

    ·S.A.阿伦尼乌斯发表电解质离解理论

    ·H.R.赫兹用实验证明位移电流的存在,发现光电效应

    ·A.A.迈克耳孙和E.W.莫雷用迈克耳孙干涉仪测“以太风”,得到否定的结果

  • 公元1888年

    ·H.R.赫兹从1886年起持续进行了关于电磁波的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于1888年公布了实验结果,并用实验证明光波和电磁波的同一性

    ·F.赖尼策尔发现液晶

  • 公元1890年

    ·J.R.里德伯发表碱金属和氢原子光谱线通用的波长公式

  • 公元1890~1895年

    ·E.C.费奥多罗夫(1890)、A.M.熊夫夫利(1891)和W.巴洛(1895)各自建立了晶体的对称性的群理论

  • 公元1893年

    ·W.维恩导出黑体辐射强度分布与温度关系的位移定律

  • 公元1895年

    ·H.A.洛伦兹发表电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公式,后称该力为洛伦兹力

    ·W.K.伦琴发现X射线

    ·P.居里发表关于铁磁体转变温度的研究结果后称居里定律

  • 约公元1895年

    ·A.C.波波夫、G.马可尼分别进行了无线电报的实验

  • 公元1896年

    ·W.维恩发表适用于短波范围的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公式

    ·P.塞曼发现原子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的现象(即塞曼效应)

    ·C.T.R.威耳孙发明用云室探测带电粒子

    ·H.A.洛伦兹创立经典电子论

    ·A.-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的开始

  • 公元1897年

    ·J.J.汤姆孙指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导致电子的发现

  • 公元1898年

    ·居里夫妇研究放射性物质后发现了钋和镭

  • 公元1898~1900年

    ·E.李开(1898)和P.K.L.德鲁德提出金属自由电子气模型公元

  • 公元1899年

    ·P.阿佩尔出版了《理性力学》,提出了非完整系统动力学方程(即阿佩尔方程)

  • 公元1900年

    ·W.C.赛宾提出混响时间公式,开创了建筑声学的研究

    ·瑞利发表适用于长波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

    ·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整个波长范围的黑体辐射公式,并用能量量子化假设从理论上导出了这个公式

  • 公元1902年

    ·P.勒纳发表光电效应的经验定律

    ·J.W.吉布斯出版《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创立统计系综理论

    ·O.亥维赛提出电离层的假设,1911年为E.阿普顿的实验证实

  • 公元1903年

    ·E.卢瑟福和F.索迪发表元素的嬗变理论

  • 公元1905年

    ·A.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并发表光量子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等现象

    ·P.朗之万发表顺磁性的经典理论

    ·A.爱因斯坦发表“关于运动媒质的电动力学”一文,首次提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发现质能之间的相当性

  • 公元1906年

    ·A.爱因斯坦发表关于固体热容的量子理论

  • 公元1906~1912年

    ·W.能斯脱提出后以他的姓氏命名的能斯脱定理,1912年又提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定律(即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

  • 公元1907年

    ·P.-E.外斯发表铁磁性的分子场理论和提出磁畴假设

  • 公元1908年

    ·H.开默林-昂内斯液化了最后一种“永久气体”氦

    ·J.B.佩兰通过布朗微粒在重力-浮力场中的分布,第一次由实验测出表征原子-分子论特征的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分子、原子的近似大小

  • 公元1909年前后

    ·R.A.密立根和他的学生对电子的电荷进行了精密的测量(即密立根油滴实验)

  • 公元1909年

    ·E.马斯登和H.盖革在

  • 公元1911年

    ·第一次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H.开默林-昂内斯发现汞、铅、锡等金属在低温下的超导电性

    ·卢瑟福对

  • 公元1911~1912年

    ·V.F.赫斯发现宇宙线

  • 1912年公元

    ·P.J.W.德拜导出低温时固体热容的三次方律

    ·M.von劳厄等发现X射线通过晶体的衍射现象,后布喇格父子由此发展了X射线衍射技术

    ·M.玻恩和T.von卡门同时奠定了点阵动力学的基础

    ·G.C.de赫维西等发明同位素示踪技术

  • 公元1913年

    ·J.斯塔克在实验中发现原子光谱在电场中分裂的效应

    ·N.玻尔发表氢原子结构理论,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H.G.J.莫塞莱发现元素的原子光谱谱线频率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间的关系,后称莫塞莱定律

  • 公元1914年

    ·J.查德威克指出在β衰变过程中,放出的β射线具有连续能谱

    ·J.夫兰克和G.L.赫兹发表了电子轰击气体原子的实验结果,证实原子分立能态的存在

  • 公元1915年

    ·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 公元1916年

    ·R.A.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爱因斯坦根据量子跃迁概念推出普朗克辐射公式;提出受激辐射理论,后发展为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

  • 公元1917年

    ·朗之万利用压电性制成换能器产生强超声波

  • 公元1918年

    ·N.玻尔提出对应原理

  • 公元1919年

    ·A.S.爱丁顿等人分别在日食观测中证实了爱因斯坦关于引力使光线弯曲的预言

    ·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源产生的

    ·F.W.阿斯顿发明质谱仪

  • 公元1921年

    ·J.瓦拉塞克发现铁电性

  • 公元1922年

    ·L.-N.布里渊等发表声光衍射理论

    ·A.H.康普顿用光子和静止电子的弹性碰撞解释了散射光波长的改变,得出波长移动的公式并用实验证实光子具有粒子性(即康普顿效应,后中国学者吴有训又以精湛的实验进一步确证了此效应)

    ·O.斯特恩和W.革拉赫发表利用原子束在不均匀磁场中的偏转,测定原子磁矩的实验结果,为原子在磁场中取向量子化提供了证据

  • 公元1924年

    ·L.V.德布罗意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S.玻色发表光子所服从的统计规律,后经A.爱因斯坦补充建立了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W.W.G.博特发明了符合计数器

  • 公元1925年

    ·W.泡利发表不相容原理

    ·康普顿、A.W.西蒙、H.盖革、W.W.G.博特证实单一微观过程中能量、动量守恒

    ·W.K.海森伯创立矩阵力学

    ·玻恩、海森伯、E.P.约旦用矩阵方法发展了海森伯提出的矩阵力学

    ·G.E.乌伦贝克和S.A.古兹密特提出电子自旋理论

  • 公元1926年

    ·E.薛定谔发表波动力学,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等价性;发表符合相对论要求的波动方程

    ·E.费密、P.A.M.狄喇克独立提出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粒子所遵从的统计规律后称费密-狄喇克统计

    ·玻恩发表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 公元1927年

    ·W.K.海森伯发表测不准关系

    ·N.玻尔提出量子力学的互补原理

    ·P.A.M.狄喇克引入玻色场的二次量子化;E.P.约旦、E.P.维格纳引入费密场的二次量子化

    ·C.J.戴维孙、L.H.革末和G.P.汤姆孙分别用实验获得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

    ·E.P.维格纳发表宇称概念

  • 公元1928年

    ·C.V.喇曼、Л.И.曼杰斯塔姆和Γ.C.兰茨贝格独立地发现了喇曼效应

    ·G.伽莫夫等利用波动力学导出描述放射性衰变的盖革-努塔耳定律,证明量子力学可以用到原子核问题中

    ·W.K.海森伯用量子力学的交换能解释了铁磁性

    ·P.A.M.狄喇克发表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把电子的相对论性运动和自旋、磁矩联系了起来

    ·H.盖革等发明了为电离辐射计数的盖革-弥勒计数器

  • 公元1928~1930年

    ·F.布洛赫和L.-N.布里渊等为固体的能带理论奠定了基础

  • 公元1929年

    ·L.汤克斯和I.朗缪尔提出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的疏密波(后称朗缪尔波)

    ·海森伯、泡利等人提出相对论量子场论

  • 公元20世纪30年代

    ·G.I.泰勒与J.M.伯格斯等奠定了晶体位错理论的基础

  • 公元1930年

    ·狄喇克提出正电子的空穴理论公元

  • 公元1931年

    ·狄喇克提出磁单极子理论

    ·A.H.威耳孙提出金属和绝缘体相区别的能带模型,并预言介于两者之间存在半导体,为半导体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元1932年

    ·中国物理学会成立

    ·И.E.塔姆最先提出,在周期场中断处的表面,存在局域的表面电子态,开创了表面物理学的研究

    ·L.-E.F.奈耳发表反铁磁性理论

    ·M.诺尔和E.鲁斯卡发明透射电子显微镜,突破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

    ·C.D.安德森发现正电子,即首次发现物质的反粒子(在此之前赵忠尧等人于1929~1930年间发现了与正电子有关的“特殊辐射”)

    ·E.O.劳伦斯和M.S.利文斯顿建成回旋加速器

    ·J.D.考克饶夫和E.T.S.瓦耳顿建成高压倍加器,实现用人工加速的粒子束引起核反应

    ·J.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海森伯、Д.Д.伊万年科独立发表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说

  • 公元1933年

    ·泡利在索尔维会议上详细论证了中微子假说,并收入会议记录,1930年他给L.迈特纳的信中已提到用中性粒子可解释β衰变谱的连续性

    ·W.F.吉奥克完成了顺磁体的绝热去磁降温实验,获得千分之几开的低温

    ·W.迈斯纳和R.奥克森菲尔德发现超导体具有完全的抗磁性

    ·C.E.克利顿和N.H.威廉斯利用微波技术探索氨分子的谱线,标志着微波波谱学的开端

    ·P.厄任费斯脱建立描述第二类相变的方程──厄任费斯脱方程

    ·E.费密发表β衰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站长资讯 » 官网介绍 » 文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