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中国文学大事年表
-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 浏览:985次 时间:2021-03-11
中国文学大事年表
-
公元前21世纪前
·原始神话及传说于此前已习生并在口头流传。
·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已出现文字萌芽。
-
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商(殷)代后期
·盘庚约于公元前14世纪率商族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尚书》中的《盘庚》(3篇)约产生于此时或此后,标志着上古散文的发端。
·甲骨文字已产生,多用于占卜,称甲骨卜辞;也有少量记事刻辞。
·铜器铭文(金文)已产生。
-
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西周时期
·《周易》中《经》的“卦爻辞”约为西周卜筮之官据旧筮辞编纂而成(《周易》)中《传》的部分约出自战国、秦汉间人之手)。
·四言诗兴起并出现繁荣局面。《诗经》中的作品均约产生于西周至春秋中叶。
-
公元前544年春秋周景王元年
·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并作评论,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较完整的文艺批评。《诗经》于此时已大致编定。
·《越人歌》、《楚人歌》等楚地歌谣约产生于春秋中叶。
-
公元前479年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
·孔子(丘)卒(生于前551年)。孔子广收弟子,传授《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亦称“六经”),创立儒家学派;《论语》系其弟子及再传弟子于战国初编定,该书开创了语录体。
·老子在世约与孔子同时稍早,《老子》系战国时人编定。
-
公元前475年战国周元王元年
·进入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活跃,逐渐形成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繁荣;各种寓言在散文中大量出现。
-
公元前464年战国周贞定王五年
·《左传》记事基本上止于本年,成书当在此后。·《国语》成书约在《左传》同时或前后。
-
公元前376年战国周安王二十六年
·墨子(翟)卒〔?〕(生于前468年?)。墨子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系墨子及其弟子编撰。
-
公元前289年战国周赧王二十六年
·孟子(轲)卒〔?〕(生于前372年?)。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系孟子及其弟子编撰。
-
公元前286年战国周赧王二十九年
·庄子(周)卒〔?〕(生于前369年?)。庄子与老子并称“老庄”,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内篇为庄子自作,外篇、杂篇兼有后学之作。
-
公元前278年战国周赧王三十七年
·屈原卒〔?〕(生于前339年?)。屈原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骚体诗、楚辞的开创者,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
·宋玉为继屈原之后的楚辞代表作家,作有《九辩》等。
-
公元前239年战国秦王政八年
·吕不韦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成书,为战国后期杂家代表著作。
-
公元前238年战国秦王政九年
·荀子(况)主要活动于此前的60年间。荀子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荀子》。
-
公元前233年战国秦王政十四年
·韩非子卒(生年?)。韩非子为战国后期法家学派集大成的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秦统一中国,秦王朝建立。·此后数年间,秦始皇多次出巡,所至刻石颂德,后称“秦刻石”。
·《战国策》记事基本上止于秦灭六国,约为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所纂,后于西汉末经刘向校定成书。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帝三十四年
·秦始皇用李斯议,诏禁私学,焚秦以外列国史籍及民间私藏之《诗》、《书》、百家语等,次年坑杀儒生460余人于咸阳,史称“焚书坑儒”。
-
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
·秦亡。刘邦为汉王,五年(前202)称帝,汉王朝建立。
·汉初,盛行楚声短歌,今传有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等。
-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前十二年
·贾谊卒(生于前200年)。贾谊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等,为西汉初期骚体赋代表作品;又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等,为西汉初期政论散文代表作品。
·晁错的政论散文《论贵粟疏》约作于本年。
-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三年
·吴楚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卒(生于前200年)。
-
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
·枚乘卒(生年?)。枚乘作有《七汉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汉初以来,盛行黄老之学。汉武帝初始用董仲舒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
·汉武帝初期,设立乐府官署,采集各地民歌,后称为“乐府诗”。汉代乐府诗创作繁荣,今存西汉乐府诗有《铙歌十八曲》等。
-
公元前138年汉建元三年
·司马相如约于本年应诏见汉武帝。在此前后,作有《子虚赋》、《上林赋》(一说当为一篇,即《天子游猎赋》)等,为西汉散体大赋的代表作品。
-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
·淮南王刘安卒(生于前179年)。《淮南子》系其门客集众说而成。
-
公元前117年汉元狩六年
·司马相如卒(生于前179年)。司马相如除散体大赋外,还作有骚体赋《大人赋》,散文《喻巴蜀檄》、《难蜀父老》等。
-
公元前93年汉武帝太始四年
·东方朔卒(生于前154年)。东方朔作有散文赋《答客难》等。
·司马迁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至本年作《报任安书》时基本完成,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开创中国古代史传散文的形式。
-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后二年
·司马迁卒〔?〕(约生于前145或前135年)。司马迁除《史记》外,还作有《感士不遇赋》等。
-
公元前73年至前49年汉宣帝时期
·桓宽据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会议文献整理加工成《盐铁论》,为西汉后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品。
·戴圣编集孔子后学之作及其他有关著述为《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其叔父戴德编有《大戴礼记》,今残)。
-
公元前26年汉成帝河平三年
·刘向、刘歆父子同领校秘书,对古籍进行整理校定。刘向编纂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刘歆在刘向《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
公元前11年汉成帝元延二年
·扬雄从汉成帝游猎,作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
公元前6年汉哀帝建平元年
·汉哀帝于上年即位,乐府官署于其即位后被撤销。
·西汉后期民歌中已有不少采用五言形式。
-
公元18年新王莽天凤五年
·扬雄卒(生于前53年)。扬雄除辞赋外,还著有《法言》等。
-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
·东汉建立。
·《诗序》(即《毛诗序》)约成于东汉初期,可能系由卫宏集录汉儒说诗见解写定。
-
公元82年汉章帝建初七年
·班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开始撰写《汉书》,至本年基本完成(部分“表”、“志”系其妹班昭和马续于其卒后续成),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
公元92年汉和帝永元四年
·班固卒(生于32年)。班固除《汉书》外,还作有《咏史》诗,为现存较早的文人五言诗;又作有《两都赋》,为东汉散体大赋代表作品。
-
公元97年汉永元九年
·王充卒〔?〕(生于27年)。王充著有《论衡》85篇。
-
公元139年汉顺帝永和四年
·张衡卒(生于78年)。张衡作有《二京赋》,为东汉散体大赋代表作品;又作有抒情小赋《归田赋》等。此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逐渐盛行。
-
公元163年汉桓帝延熹六年
·王符卒〔?〕(生于85年?)。王符著有《潜夫论》。
·东汉后期,五言诗渐趋成熟。约产生于汉桓帝、灵帝时期的《古诗十九首》和“苏李诗”,为五言诗发展成熟的标志。
·东汉后期,乐府诗歌继续发展。产生于东汉时期的乐府民歌代表作品有《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等。
-
公元193年汉献帝初平四年
·王粲的《七哀诗》(西京乱无象)作于本年。汉献帝时期,反映汉末战乱的诗歌不断出现,代表作品还有曹操的《蒿里行》、《薤露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
-
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
·建安时期,五言诗创作出现繁荣局面,七言诗逐渐发展成熟。
·建安时期,邺下形成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的文人集团;孔融与邺下文人集团中的王粲、陈琳、徐幹、阮瑀、应瑒、刘桢合称“建安七子”,为建安时期的代表作家。这一时期的诗风文风,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
公元207年汉建安十二年
·女诗人蔡琰自南匈奴归汉,作有五言《悲愤诗》等。
-
公元217年汉建安二十二年
·曹丕立为魏太子,其《典论·论文》约作于此后,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曹丕又作有《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为七言诗发展成熟的标志。
·民间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约产生于建安时期或建安以后。
-
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
·汉亡。曹丕称帝,魏王朝建立。三国时期开始。
-
公元223年魏黄初四年
·曹植的《洛神赋》和五言诗《赠白马王彪》作于本年。
-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
·诸葛亮于伐魏前作《出师表》,为三国时期散文代表作品之一。
-
公元232年魏明帝太和六年
·曹植卒(生192年)。曹植后期作品还有五言诗《野田黄雀行》等。
-
公元240年魏齐王正始元年
·正始时期,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号“竹林七贤”。阮籍、嵇康齐名,并称“嵇阮”,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正始时期与整个曹魏后期的文学风貌,后人称之为“正始体”。
·正始时期,诗歌中开始出现玄理,为后来玄言诗之滥觞。
-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阮籍卒(生于210年)。阮籍作有五言《咏怀》诗82首,为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的个人抒情组诗;又作有散文《大人先生传》等。
·嵇康卒(生于223年)。嵇康作有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
公元265年晋武帝泰始元年
·魏亡。晋王朝建立。
·傅玄、张华为晋初诗人,其诗风标志着由魏到晋的转变。张华还作有《鹪鹩赋》、《博物志》等。
-
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
·太康时期,代表作家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 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后人称之为“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一作张华、张载、张协)。太康年间及其前后一段时期的诗风,后人称之为“太康体”。
-
公元285年晋太康六年
·陈寿的《三国志》成书。为继《汉书》之后又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
-
公元303年晋惠帝太安二年
·陆机卒(生于261年)。陆机作有《文赋》,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
-
公元305年晋惠帝永兴二年
·左思卒〔?〕(生于250年?)。左思作有《三都赋》,为继承汉赋传统的散体大赋代表作品;又作有《咏史》诗8首等,为西晋时期五言诗代表作品。
-
公元311年晋怀帝永嘉五年
·挚虞卒(生年?)。挚虞作有《文章流别论》(系后人集中其《流别集》中对各种文体的评论而成,今佚)。
·西晋后期,士大夫间形成清谈风气,崇尚黄老玄学,其后至东晋时期玄言诗盛行,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
-
公元317年晋元帝建武元年
·西晋亡。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刘琨卒(生于270年)。刘琨作有《扶风歌》等。
·魏晋时期,小说开始兴盛。干宝的《搜神记》约成于东晋初期,与其后王嘉的《拾遗记》同为早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
-
公元324年晋明帝太宁二年
·郭璞卒(生于276年)。郭璞作有《游仙诗》(今存14首)等。
-
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谢安等人于会稽山阴蘭亭燕集吟咏,是为“蘭亭会”;王羲之作《蘭亭集序》。
-
公元364年晋哀帝兴宁二年
·葛洪卒(生于281年?)。葛洪著有《抱朴子》等。
-
公元402年晋安帝元兴元年
·自东汉以来,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并开始翻译佛经。后秦姚兴于本年迎天竺人鸠摩罗什入长安,主持后秦姚兴弘始四年佛经翻译,数年间译有《大品般若》、《法华》、《维摩诘》等经300多部。此后译事不断,佛教广传,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
·陶渊明为彭泽令,80余日即辞归,作《归去来辞》。
-
公元420年
·东晋亡。南朝宋建立。南北朝时期开始。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约作于晋末或入宋以后。
-
公元427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
·陶渊明卒(生于365年)。陶渊明为田园诗传统的开创者。其诗歌代表作品还有《饮酒》20首、《读山海经》13首等。
-
公元433年南朝宋元嘉十年
·谢灵运卒(生于385年)。谢灵运为最早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作有五言诗《登池上楼》、《岁暮》等。元嘉时期,玄言诗逐渐衰退,山水诗开始兴起,后经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山水诗派。
·谢惠连卒(生于407年)。谢惠连作有《雪赋》等,此后咏物写景的小赋兴起。
·元嘉时期,谢灵运、颜延之、鲍照的诗风,后人合称为“元嘉体”。
-
公元444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
·临川王刘义庆卒(生于403年)。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撰成的《世说新语》,为记述人物言行的轶事小说代表作品;刘义庆又撰有志怪小说《幽明录》等。
-
公元445年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
·范晔卒(生于398年)。范晔撰有《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
公元466年南朝宋永明帝泰始二年
·鲍照卒(生年?)。鲍照继承汉乐府传统,作有《拟行路难》18首等;又作有《芜城赋》、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等。
·谢庄卒(生于421年)。谢庄作有咏物小赋《月赋》等。
-
公元474年南朝宋后废帝元徽二年
·江淹的《恨赋》、《别赋》约作于此时或稍后,为南北朝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
-
公元479年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
·南朝宋亡。南朝齐建立。·东晋以来,至南朝宋、齐间,乐府民歌兴盛。长江下游一带流行“吴声歌”(《子夜歌》等),长江中游一带流行“西曲歌”(《石城乐》等)。
-
公元487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
·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招聚文学之士,其中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号“竟陵八友”。
·永明时期,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被发现,沈约、谢朓、王融等将其用于诗律及骈体文,开创“永明体”。
·永明时期,骈文逐渐发展成熟。代表作品有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和稍后丘迟作于梁天监五年(506)的《与陈伯之书》,以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刘峻的《广绝交论》等。
-
公元499年南朝齐东昏侯永元元年
·谢朓卒(生于464年)。谢朓继谢灵运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山水诗传统,其代表作品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
-
公元502年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
·南朝齐亡。南朝梁建立。
·刘勰的《文心雕龙》约撰成于上年或本年,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标志着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高峰。
-
公元518年南朝梁天监十七年
·钟嵘卒〔?〕(生于468年?)。钟嵘著有《诗品》,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专论诗歌(五言诗)的理论批评著作。
-
公元526年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
·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门客于此后数年间编成《文选》,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
公元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
·北魏郦道元卒(生年?)。郦道元著有《水经注》,为南北朝时期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
-
公元531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萧纲于本年立为梁太子,与徐摛、庾肩吾等大量写作浮艳华靡的“宫体诗”。徐摛、北魏节闵帝普泰元年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所作诗及徐陵、庾信所作骈文,后被称为“徐庾体”。
·徐陵的《玉台新咏》约编成于梁中叶,为主要收录艳情诗的诗歌总集;所作《玉台新咏序》,为当时骈文代表作品之一。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约产生于北魏时期(后经文人加工)。
-
公元539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五年
·刘勰卒〔?〕(生于466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批评有较大的发展,刘勰为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
公元545年西魏文帝大统十一年
·西魏丞相宇文泰命苏绰仿《尚书》作《大诰》,为后世以复古名义倡导散体文的先声。
-
公元547年东魏孝静帝武定五年
·东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约写于此时前后,为南北朝时期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
-
公元554年西魏恭帝元年
·西魏攻破江陵,俘杀梁元帝萧绎。时庾信奉使西魏,此后遂留居长安,作有《哀江南赋》并序、《拟咏怀》诗27首等。
-
公元557年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
·南朝梁亡。南朝陈建立。
·阴铿为南朝陈代表诗人,与齐、梁间诗人何逊并称“阴何”,所作五言诗格律渐趋严整。
-
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
·北周亡。隋王朝建立,至开皇九年(589)灭陈,统一中国,南北朝结束。
-
公元582年隋开皇二年
·卢思道卒(生于531年?)。卢思道所作《从军行》已趋于接近初唐七言歌行。
-
公元584年隋开皇四年
·诏令“天下公文翰,并宜实录”,禁“文表华艳”。
-
公元590年隋开皇十年
·颜之推约卒于本年后(生于531年)。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于入隋以后,为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
-
公元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
·隋炀帝杨广耽于声色游娱,浮靡文风复盛。杨广所作《江都宫乐歌》在形式上已接近唐代七律。
·隋代诗歌进一步格律化,预示着六朝诗向唐诗的演变。
-
公元609年隋大业五年
·薛道衡卒(生于540年)。薛道衡作有诗《昔昔盐》、《人日思归》等,其《豫章行》已接近初唐七言歌行。
·虞世南任隋秘书郎时辑成《北堂书钞》160卷,为现存最早的类书(魏文帝黄初年间成书的《皇览》已佚)。
-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
·隋亡。唐王朝建立。
·唐初四五十年间,诗坛承陈、隋余风,虞世南、李义府等宫廷诗人应制颂圣、艳情唱酬之作流行。
·王度的传奇《古镜记》约作于武德初,与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同为早期传奇作品,标志着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传奇的演变。
-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
·欧阳询等奉敕编纂大型类书《艺文类聚》,武德七年(624)成书,共100卷。
-
公元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魏徵的《十渐不克终疏》作于本年,在其奏疏中已开始表现出由骈入散的倾向。
-
公元644年唐贞观十八年
·王绩卒(生于585年)。王绩所作《野望》为唐初出现的较成熟的五言律诗。
·贞观时期,上官仪“以绮错婉媚为本”的宫廷诗流行,时号“上官体”。
-
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赴印度取经,本年返抵长安,次年口述完成《大唐西域记》12卷,至唐高宗麟德元年(664)逝世前共翻译佛经74部,1335卷,1300多万字。
-
公元663年唐高宗龙朔三年
·王勃的《滕王阁序》约作于本年(一说作于公元675年)。
-
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
·王勃卒(生于649或650年)。王勃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齐名,时称“王杨卢骆”,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标志着唐代诗风的转变,被视为“唐音”的发端。代表作品有王勃的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五律《从军行》,卢照邻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帝京篇》、《畴昔篇》等。
·刘希夷的七言歌行《白头吟》约作于唐高宗后期。
·高宗、武后时期,张作有传奇《游仙窟》,为唐传奇早期代表作品之一。
-
公元700年唐武周圣历三年
·陈子昂卒(生于659年?)。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明确标举“风骨”、“兴寄”,反对六朝以来的绮靡诗风,为唐诗的革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代表作品有《登幽州台歌》(696)、《蓟丘览古》7首(696)、《感遇》诗38首等。
·武周时期,宫廷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齐名,号“文章四友”。同时稍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沈宋”与“文章四友”实现了五、七言近体诗格律的定型化。代表作品有沈佺期的《杂诗》3首、《独不见》,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渡汉江》等。
·武周时期,张若虚继卢照邻、骆宾王之后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行,作有《春江花月夜》等。
·民间曲子词已产生。今存《敦煌曲子词集》〔苏幕遮〕长短句咏五台山大曲6首约产生于武周时期,〔献忠心〕2首约产生于武周至唐玄宗初年。
-
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
·开元年间及天宝前期,国力强盛,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经济、文化获得较大发展,史称“盛唐”。盛唐诗歌创作空前繁荣,诗人辈出,风格流派纷呈,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
·开元前期,朝廷制诰多出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之手,时号“燕许大手笔”;其文骈散兼擅,已开唐代散文端绪。
-
公元728年唐开元十六年
·孟浩然入长安,次年应进士不第,与张九龄、王维交游。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刘眘虚、裴迪等。
-
公元730年唐开元十八年
·李白初入长安,求仕不成。在此前后的十多年间,漫游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作有《上韩荆州书》等。
-
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
·杜甫本年在洛阳应试不第。此前曾南游吴、越,此后东游齐、赵,作有《望岳》等。
-
公元737年唐开元二十五年
·王维于本年奉使出塞,作有《使至塞上》等。
-
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
·高適的《燕歌行》作于本年。高適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诗人。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还有王昌龄、李颀、王翰、王之涣、崔颢等。
-
公元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张九龄卒(生于678年)。张九龄为开元时期较早的代表诗人,继陈子昂之后作有《感遇》诗12首以及《杂诗》5首等。
·孟浩然卒(生于689年)。孟浩然的诗歌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
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
·王之涣卒(生于688年)。王之涣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等。
·李白本年应诏入京,供奉翰林。李白写于这一时期前后的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以及〔清平调〕3首等。〔清平调〕3首与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等为唐代较早的文人词。
·开元、天宝时期,民间曲子词流行。今存敦煌曲子词〔别仙子〕、〔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约作于开元年间,写定于本年。敦煌《云谣集杂曲子》为今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集,其中一部分词及大曲3套约作于安史之乱(755)前。
-
公元744年唐天宝三载
·李白与杜甫本年在洛阳会见,后同游梁、宋及齐、鲁一带。李白天宝时期作有《梦游天姥吟留别》、《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远别离》等。前后又作有《古风》59首等。
·芮挺章编《国秀集》,为唐人选唐诗的较早选本。
-
公元746年唐天宝五载
·杜甫本年入京,次年应试不第(此次试举无一人及第,宰相李林甫遂表贺“野无遗贤”),此后困居长安10年,作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歌行《兵车行》、《丽人行》等。
-
公元748年唐天宝七载
·王维约于本年前后营蓝田辋川别墅,与裴迪游咏其间,作有《辋川集》(20首)等。
-
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载
·杜甫、高適、岑参、储光羲等同登长安慈恩寺塔,各有诗作。
-
公元753年唐天宝十二载
·元结本年作《系乐府》12首,为唐代较早的新题乐府组诗。
-
公元754年唐天宝十三载
·崔颢卒(生年?)。崔颢的代表作品有七律《黄鹤楼》等。
·岑参于天宝八至十载首次出塞,本年再度出塞。此后两年间在安西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轮台(今属新疆)作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殷璠于本年编成《河岳英灵集》,为唐人选唐诗的较早选本。
-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
·杜甫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本年底,安史之乱爆发。
-
公元756年唐肃宗至德元载
·王昌龄卒〔?〕(生年?)。王昌龄的代表作品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军行》等。
-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
·杜甫于上年被安禄山军俘至长安,作有《月夜》,本年作有《春望》、《哀江头》等;后至凤翔任左拾遗,旋赴鄜州探亲,作有《北征》、《羌村三首》等。
·李白于本年入永王璘幕,作《永王东巡歌》,由是获罪,次年流放夜郎,后于途中遇赦东归。
-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
·杜甫上年贬华州司功参军,年底曾赴洛阳,本年春于归途中作“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年底入蜀。
-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
·元结编《箧中集》,收沈千运、孟云卿等七人五言古诗,代表着当时诗坛上提倡五古的一派。
-
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
·王维卒(生年?)。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品还有《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鸟鸣涧》等。
·杜甫于成都草堂作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
公元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
·李白卒于当涂(生于701年)。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杜甫本年作论诗诗《戏为六绝句》,开后来以绝句论诗的风气。
·张志和于肃宗年间在世,作有〔渔歌子〕5首,为早期文人词的代表作品,曾流传至日本。自唐中期以后,文人填词之风渐盛。
-
公元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
·元结在道州刺史任上,作有五古《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戴叔伦为安史之乱后至唐代宗大历前的代表诗人。顾况作有《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戴叔伦作有《女耕田行》、《屯田词》等,开白居易《新乐府》诗先声。刘长卿作有《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韦应物作有《观田家》、《滁州西涧》等。
-
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
·高適卒(生于702年?)。高適的诗歌代表作品还有《蓟门行》5首、《别董大》2首以及《封丘作》等。
-
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
·杜甫卒于湘江舟中(生于712年)。杜甫晚年作有《咏怀古迹》5首(766)、《秋兴》8首(766)、《登高》(767)、《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767)、《登岳阳楼》(768)等。
·岑参卒(生于715年?)。岑参的诗歌代表作品还有《逢入京使》、《暮秋山行》等。
·大历时期,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号“大历十才子”,其诗风标志着由盛唐至中唐的转变。卢纶作有《塞下曲》等。钱起作有《湘灵鼓瑟》等。
·天宝以来至大历年间,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相继提倡散文,反对骈文,为后来“古文运动”的先驱。
-
公元780年唐德宗建中元年
·高仲武编唐诗选集《中兴间气集》。
·本年后,李益作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
公元783年唐建中四年
·陆贽本年作《奉天改元大赦制》。陆贽为中唐时期骈文代表作家,其作品亦表现出由骈到散的发展趋势。
-
公元792年唐德宗贞元八年
·韦应物卒于本年或次年(生于737年)。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
·皎然大历至贞元间在世,著有《诗式》。
-
公元801年唐贞元十七年
·本年前后,韩愈作有散文《原道》、《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韩愈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同为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公元802年唐贞元十八年
·白居易与元稹定交,二人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
·本年,元稹作传奇《莺莺传》,李绅作《莺莺歌》。中唐时期,传奇创作繁荣。贞元、元和年间及其前后的传奇代表作品还有沈既济的《任氏传》、《枕中记》,白行简的《李娃传》,许尧佐的《柳氏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李朝威的《柳毅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沈亚之的《异梦录》、《秦梦记》等。
·中唐以后,通俗说唱文学(佛教俗讲、转唱变文等)在民间流行。
·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来中国留学三年,归国后编撰有《文镜秘府论》。
-
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
·“永贞革新”失败。参与革新的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八司马”。
·柳宗元贬永州司马,此后在永州9年,作有散文《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等。
·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此后在朗州9年,作有诗《聚蚊谣》、《飞鸢操》、《百舌吟》等。
·韩愈于前年(803)被贬为阳山令,本年改江陵法曹参军,作有诗《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代表中唐诗坛上奇崛险怪的一派。
-
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
·白居易作七言歌行《长恨歌》。陈鸿作《长恨歌传》。
-
公元807年唐元和二年
·韩愈作散文《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等。
-
公元809年唐元和四年
·白居易于唐贞元、元和间作有《秦中吟》10首,李绅于本年前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元稹于本年作有《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