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贸易部长致信中方,想打破两国僵局,专家:只有来意却无诚意

    来源:鼎清视界 浏览:304次 时间:2021-01-26

中澳关系转冷后,导致澳大利亚11大类产品对华出口受阻,此外澳洲其他出口行业也在面临危机。之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为了打破中澳贸易僵局,就曾4次对华说软话,但是却没有拿出可以看得见的实际行动,所以依旧无法改变澳大利亚产品难进中国市场的局面,如今澳新任贸易部长也对外表示:想和中国对话。

据《环球时报》1月25日报道,新上任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特汉近日表示,他已经致信中方,希望为两国的贸易升温制造机会。对此,有不少人猜测他致信是为了修复两国的贸易合作。中国学者则认为,特汉的来信只是为了挽救澳大利亚受损的经济,并不是想从根本上与中国交好。这种只有来意却无诚意的致信,是不可能让两国贸易升温的。

中国对澳大麦征收反倾销税之后,澳总理莫里森立马撤了此前的贸易部长伯明翰,换上了特汉,试图借此改善出口贸易的惨状。因为伯明翰得罪中方太狠,估计他说软话中方也不会理。只是,特汉上任后澳对华出口贸易局面依旧不理想,甚至已经出现澳商品对华出口为零的的情况。去年12月,我国进口澳洲铜精矿数量就已经降为了零。而首个进口澳产品为零的例子出现后,将来恐怕还会有更多产业出口被清零。

这次特汉的致信,也是他上任后第一次向中方示好,他在信中表示希望恢复两国的通话渠道,解决双方的贸易争端。此外,信中还特意提到在中国港口外滞留的澳煤炭船只,称出于船员人道主义的考虑,希望中方取消对澳煤炭进口的禁令,并且不排除对此向世贸组织“告状”。

特汉的这封信看似为了贸易向中方求和,实则充满对中方的敌意。他再次将煤炭船只以及船员滞留的原因推到中方头上,另外在道德层面上,他还想先占据主导权,完全是典型的恶人先告状。明明是澳大利亚不考虑船员的利益,要求船只继续在关口外等待,才造成船员无法回家,但是却倒打一耙,想利用舆论压力逼迫中国松口。

不过,中方并不畏惧这种道德绑架,毕竟之前澳媒炒作船员人道主义无法得到保障时,我国就已经表示会提供相关帮助,但是不会收下煤炭。

另外,澳大利亚想要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其对中国在澳投资却是百般禁止。特汉在信中只表明来意却缺乏诚意,这种请求的方式令人难以接受。之前澳大利亚就对中方投资严加审核,增加限制,多次以莫须有的“危害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中方投资。比如,最近澳洲就两次拒绝中企的投资。

一次是中建想要收购澳大利亚建筑承包商的股份,再一次是中企想要在新南威尔士州建设天然气发电厂,这两项投资都被澳政府拒绝。此外,该国联邦政府还通过一项法案,允许联邦政府强制中止各州任何组织、企业与外国的合作,这项法案也被澳媒认为是针对中国而设立。

除此之外,澳洲国内反华情绪四起,这也是难以重启两国贸易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因之一。之前就有部分澳政客提议,应该鼓励民众抵制中国商品,但是遭到澳大利亚网友的嘲讽。澳大利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对华政策,是无法让澳经济恢复如常的。

当前位置:站长啦网站目录 » 站长资讯 » 今日热点 » 娱乐八卦 » 文章详细